重庆三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欢迎您的访问

重庆要增近千众创空间

发表时间:2015-12-14

 记者 李童彤 实习生 肖坚尧 摄影 徐嫚丽

  今年,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被纳入24项年度重大改革专项,我市应该如何实施?近日,市委、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了《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(2015~2020年)》(以下简称行动计划)。昨天,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对此作出解读。未来5年,重庆将着力打造“一中心、一城市”。

  6项指标打造“一中心、一城市”

  什么是“一中心、一城市”?市发改委表示,未来五年,重庆将着力打造成科技水平高、创新能力强的长江上游科技创新中心,和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城市。

  重庆时报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,要完成这个目标,就要在2020年前达到6个定量的指标:一是全社会R&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2%;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.2%;三是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60%以上;四是科研成果转化中的股权化率达到75%以上;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0%以上;六是万人有效专利拥有量达到50件,包括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。

  “10+50+600”助企业创新

  我市各大中小企业也将获得实惠。市发改委表示,行动计划提出打造“10+50+600金字塔型”的企业创新体系。所谓“10+50+600”就是10家行业领军型企业研发创新中心培育计划、5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计划和60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计划。

  目前我市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90家,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,下一步,力争到2020年再推动30家左右企业升级,全市总量达到50家以上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,力争在现有390家市级企业中心的基础上,再增加200家,到2020年全市总量达到600家。

  打造创新平台 将增近千众创空间

  目前我市两江新区、高新区、经开区等创新平台的龙头作用还未充分发挥,与周边发达省市还有差距。市发改委表示我市将以两江新区为核心,高新区、经开区、璧山高新区为载体,加快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打造创新驱动核心区。

  到2016年,我市各区县将至少打造3~5家众创空间,各高校至少打造2~3家众创空间,全市众创空间达到500个以上;2020年,全市众创空间达到1000个以上。

  据市发改委介绍,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“众创新谷”创业大厦、YOU+国际青年创业社区、重庆创·空间、WitWork等32家众创空间。

  (原标题:重庆要增近千众创空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