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檀润华
教授
20年经验
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从事技术领域
企业发展服务
擅长研发的课题
主持或完成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项目子项1项、国家支撑计划1项、863计划2项、创新方法工作专项4项、国家自然基金8项、河北省及天津市项目多项。各级地方政府及中船重工、中信重工、航天五院、华北油田、中车-唐车、锐捷网络、河钢、包钢等企业横向课题。
主要成就
获得“十一五”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1项、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省部级其他奖励5项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项;2016年获TRIZ领域国际奖“阿奇舒勒勋章” ;出版创新方法著作11部,已发表论文450篇。
(1)主要理论研究成果: C-TRIZ
C-TRIZ——发明过程解决理论,是以前苏联的 TRIZ——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为基础,面对国内区域与企业培养创新工程师及同时产出新技术、新工艺及新产品的要求,所构建的新一代技术创新方法,特别适用于企业技术升级及颠覆性创新的需求、3-4级创新工程师培养。
(2)主要论文
1)Lizhen Jia, Qingjin Peng, Runhua Tan(通讯作者) & Xuehong Zh. Analogical stimuli retrieval approach based on RSBF ontology model. 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, 2019
2) Wei Liu, Runhua Tan(通讯作者), Guozhong Cao, Zhengyan Zhang, Siyuan Huang, Limeng Liu. A proposed radicality evaluation method for design ideas at conceptual design stage. Computers & Industrial Engineering, 132(2019): 141-152
3) Jing Guo , Runhua Tan(通讯作者), Jianguang Sun , Guozhong Cao, Liyan Zhang, An approach for generating design scheme of new market disruptive, Computers & Industrial Engineering, 102(2016):302-315
4) Runhua Tan, Jianhong Ma, Fang Liu, Zihui Wei,UXDs-driven conceptual design process model for contradiction solving using CAIs,Computers in Industry,60(2009):584-591
5) Runhua Tan, Eliminating technical obstacles in innovation pipelines using CAIs,Computers In Industry, 62(2011):414-422
(3)主要著作
1)檀润华(著),C-TRIZ及应用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9.10
2)李辉、檀润华(著),专利规避设计方法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6
2)檀润华、孙建广(著),破坏性技术事前产生原理,北京,科学出版社,2014
3)檀润华(编著),TRIZ及应用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
4)檀润华(编著),创新设计——TRIZ:发明问题解决理论,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2
研究生培养
培养100多名硕士毕业生、34名博士毕业生及4名博士后。
向企业技术转移
适应我国企业对创新的需求,建立了批量“工程师-发明”模式,将面向不同企业批量工程师的技术创新方法传授、创新项目选择、研发与咨询服务等技术转移活动与企业主创新过程无缝链接,实现了C-TRIZ/TRIZ向企业的大范围技术转移,使C-TRIZ/TRIZ能辅助“批量工程师”快速且高成功率的完成发明过程,产出“批量发明”并实现创新。带领团队在中船重工、锐捷网络、中信重工、航天五院、中车-唐车、华北油田、河钢、包钢等企业,广东、浙江、河北、内蒙等区域的2000多家企业实施技术转移,培养了大批创新工程师,产生了一批新技术、新工艺与新产品。